<新闻资讯

2017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17-05-10来源:信息技术中心文:/摄影:

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融合与创新,提升高校在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水平,54日至5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浙江大学、《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和北京赛尔时代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百余所高校的信息化主管领导,高校信息化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图书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以及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以“教育现代化与新兴技术融合”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共同交流未来教育发展、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和模式创新,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为大会致开幕辞。任少波在致辞中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正孕育着深远的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物联网正成为智慧应用及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教育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迎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目前作为未来五年的大方向,浙江大学正积极打造“网上浙大”新式办学空间,在创新管理和统一服务方面也进行探索,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与各位同行进行深入探讨及合作交流;李志民在致辞中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分析现代教育的特征,他强调,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影响不断提升,将带来颠覆性变革,并将最终发展成为生命互联,教育形态将进入个性化与规模化和谐统一的时代,他呼吁教育现代化概念要与时俱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接下来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以《用好大数据需有大智慧》为题做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从理性认识数据、准确把握机遇、科学应对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大数据具有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是解决众多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共性基础,并介绍了由此带来的管理创新、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对传统认识论、方法论的挑战,最后为如何科学地应对挑战提出了六条宝贵建议。

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星作《下一代互联网与高端技术人才保障》主题报告。他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手,回顾互联网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的三大应用场景;从介绍若干伟大人物展开,分析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网络高端人才培养理念,即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能求全责备,论资排辈。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调研员舒华围绕网络安全展开主题,她在报告中强调了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分析了当今教育现状以及网络安全形势,提出“治乱、堵漏、补短、规划”八字方针,以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为原则,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增强网络防护能力。

与会高校围绕“智慧校园顶层设计与建设”、“高校云服务与资源开放共享”及“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保护技术”开展经验交流与分享。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文智从智慧校园的认识和理解出发,回顾浙大信息化发展历程,分享了浙江大学智慧校园的实践情况,并对“网上浙大”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分别就虚拟校园卡、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主题交流了各自高校的做法,介绍建设方案、分享成功案例。北京大学在慕课方面重点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变迁,慕课的特点和四年来北大在线课程的实践。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高教学会、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华南理工、北京理工等高校也向与会人员深度交流了经验,探讨发展前景。

本次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是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同行交流成功经验、研讨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既有领导们高屋建瓴的独到见解,又讨论了各自高校建设经验,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将为各高校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借鉴和参考。

/陈蓉蓉

分享到

浙江大学新闻办公室主办浙新办[2002]29号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105-9